头像

冯晓东

职称: 教授

部门: 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党总支、未来技术学院

学科: 土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

教学部门:

办公地址: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32号楼217室

通讯地址: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32号楼217室

邮编: 213200

10 访问

个人简介

    冯晓东,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现任河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博导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谢亿民教授团队。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会员,国际薄壳与空间结构协会会员(IASS)会员。

    主要从事智能结构(智能机器人、航天器外伸臂、登月缓冲装置)、可展与折叠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网架、网壳、张拉整体、张弦梁、索穹顶、弦支穹顶、膜结构等)的形态设计与优化、力学性能分析、主动振动控制、结构健康监测等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4项(第一完成人二等奖2项,主要完成人一等奖2项)。担任《建筑钢结构进展》青年编委,《空间结构》期刊常务理事、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专家委员。担任Soft Robotics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Engineering structuresComposite StructuresIEEE-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30余本国际知名SCI期刊审稿人。

个人资料

  • 姓名: 冯晓东
  • 性别:
  • 学位: 博士
  • 出生年月: 1987-06-12 00:00:00.0
  •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毕业院校: 中南大学

教育经历

  • 2006.09-2010.07,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士
  • 2010.09-2016.06,中南大学,结构工程,博士

工作经历

  • 2025.07-至今,河海大学,教授
  • 2022.07-2023.07,京都大学(日本),访问学者
  • 2021.01-2025.06,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
  • 2018.11-2021.01,浙江大学,博士后
  • 2016.07-2020.12,绍兴文理学院,讲师

研究领域

1. 智能结构与柔性机器人

柔性机器人的设计、研发与应用

柔性智能可动、可展、可折叠结构理论研究与研发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智能结构与柔性机器人中的应用

智能结构与材料协同设计

2. 大跨度空间结构

大跨度空间结构(网架、网壳、张拉整体、张弦梁、索穹顶、弦支穹顶、膜结构等)的形态设计与优化、力学性能分析、主动振动控制、生命周期健康监测

3. 智能制造与智能建造

增材制造的理论与技术创新

预制装配式结构(混凝土,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的智能建造



科研项目

  • 1、基于材料-结构协同变形的柔性张拉整体可动结构智能控制研究,2025.01-2028.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478189
  • 2、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建筑群体改造、结构加固与拆除工程设成套技术开发,2024.12-2027.12,主持,企业委托
  • 3、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建造全过程咨询,2024.08-2025.07,主持,企业委托
  • 4、桥梁构件预制智慧工厂内多种生产设备功效分析研究,2021.03-2023.02,主持,企业委托
  • 5、桥梁预制工厂智能定位系统及信息技术研究,2021.03-2023.02,主持,企业委托
  • 6、自适应聚合式张拉整体结构形态分析与智能调控研究,2020.01-2022.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908356
  • 7、“钻石型”预制装配式盖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20.04-2022.03,主持,企业委托
  • 8、基于智能驱动的聚合式张拉整体结构自适应调控机制研究,2019.10-2021.09,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M662056
  • 9、自适应张拉整体网格结构智能调控机制研究,2019.01-2021.12,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9E080013
  • 10、预应力索杆网格结构成形机理及试验研,2017.09-2019.08,主持,浙江省空间结构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704
  • 11、桥梁构件智能焊接关键技术研究,2021.10-2023.09,主持,企业委托

论文

  • 1、基于天牛须遗传杂交算法的张拉整体结构吸能优化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EI,2025,冯晓东,沈军,郑亦汶,46(7): 1379-1387.
  • 2、基于节点松弛法的张拉整体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工程力学,EI,2025,冯晓东,冯达,赵文雁,56(2): 238-248.
  • 3、Topological form-finding analysis of regular tensegrity structure based on parallel component coding algorithm,Structures,SCI,2025,Wanpeng Zhang,Xiaodong Feng,Xian Xu,76: 108906.
  • 4、Data driven strategy o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using beetle-genetic hybrid algorithm,Structures,SCI,2025,Xiaodong Feng,Chengwei Li,Qi Cai,73: 108314.
  • 5、Trajectory planning on rolling locomotion of spherical movable tensegrity robots with multi-gait patterns,Soft Robotics,SCI,2024,Xiaodong Feng,,Ji Xu,Jingyao Zhang,11(5): 725-740.
  • 6、Vibration control and robustness analysis of tensegrity structures via fuzzy dynamic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Structures,SCI,2024,Xiaodong Feng,Xiaoyu Wang,Shubin Zhao,67: 106931.
  • 7、Study on lightweight design of tensegrity structures with multi-self-stress modes,Structures,SCI,2024,Xiaodong Feng,Xiaofeng Lou,Hui Lv,65: 106750.
  • 8、A novel method for optimizing energy absorption of tensegrities with multi-self-stress modes,Structures,SCI,2024,Xiaodong Feng,Jun Shen,Wenyan Zhao,64: 106500.
  • 9、基于动态滑模的张拉整体结构振动控制研究,振动与冲击,EI,2024,冯晓东,王晓煜,郑亦汶,43(14): 293-300.
  • 10、Optimal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of tensegrity structures using 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SCI,Xiaodong Feng,Yangbiao Fan,Haijun Peng,2023, 2076738.
  • 11、Novel nodal relaxation algorithm with its application on nonlinear analysis of tensegrity-based structures,Structures,SCI,2023,Xiaodong Feng,Yangbiao Fan,Da Feng,58: 105272.
  • 12、The topology finding algorithm of tensegrity structures based on scheme matrix strategy,Composite Structures,SCI,2021,Xiaodong Feng,Wanpeng Zhang,Jianbo Sa,275: 114429.
  • 13、基于方案矩阵编制策略的张拉整体结构拓扑形态研究,土木工程学报,EI,2021,25. 冯晓东,章万鹏,罗尧治,54(8): 75-86.
  • 14、天牛须遗传杂交算法的研究与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EI,2021,26. 冯晓东,黄世荣,戴冠鸥,57(15), 90-100

科技成果

  • 1、一种适用于强风地区张弦桁架的双向受力可调节装置,201910704940.1,冯晓东,刘圣威,王奇,黄世荣,戴冠欧,陈灿,发明专利,授权
  • 2、一种适用于张弦桁架结构消能减震的可调节装置,201910699337.9,冯晓东,刘圣威,王奇,章万鹏,胡晋荣,撒建波,发明专利,授权
  • 3、一种适用于张拉整体结构施工的装置,201911111183.3,冯晓东,戴冠鸥,王奇,章万鹏,陈灿,杨伟家,撒建波,发明专利,授权
  • 4、一种6杆曲杆张拉整体可动结构,202111317416.2,冯晓东,徐佶,王奇,撒剑波,樊杨彪,王晓煜,发明专利,授权
  • 5、一种基于电磁组件滚球驱动的曲杆张拉整体机器人,202111317435.5,冯晓东,徐佶,王奇,冯达,杨伟家,娄晓峰,发明专利,授权
  • 6、一种太阳能供电滑块的6杆曲杆张拉整体机器人,202111317463.7,6. 徐佶,冯晓东,王奇,冯达,沈军,娄晓峰,发明专利,授权

开授课程

教学成果

1. 北京某国际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南区钢结构施工技术及创新,2024浙江省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

2. 2021年浙江省第十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3. 2022年浙江省第二十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教学资源

社会职务

1. 浙江省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

2. 浙江省装配式建筑评价认定专家

3. 《空间结构》期刊 常务理事

4. 《建筑钢结构学报》期刊 青年编委

荣誉及奖励

  • 1、复杂索杆空间结构设计、控制及数字化建造关键技术,2024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1/10,二等奖
  • 2、超大跨度复杂索杆空间结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2024年度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奖创新奖,1/8,二等奖
  • 3、空间整体张拉式单边悬索组合桥结构体系创新与成套建造技术研究,2024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3/15,一等奖
  • 4、超大跨度肋环型弦支穹顶结构实施关键技术研究,2022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8/15,一等奖
  • 5、桁架-单边悬挂悬索桥跨河施工成套技术研究,2022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技术创新奖,5/10,技术创新奖
  • 6、多棱角变截面预制装配式盖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21年度绍兴市柯桥区创新奖,5/10,二等奖

招生信息


招生方向结构工程机器人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同时欢迎其它相关专业的学生咨询。


青年教师:长期邀请机器人工程、智能建造/制造工程、人工智能、功能材料等方向应届博士毕业生/博士后(有国家青C者可推荐特评副教授)加入团队,相关待遇参照学校相关文件。


邮箱:xiaodong.feng@h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