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余正洪

职称: 讲师

部门: 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教学部门: 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电话: 13675108073

邮件: zhyu@hhu.edu.cn

办公地址: 行政楼B414

通讯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 211100

10 访问

个人简介

余正洪,1987年8月生,重庆秀山人,博士,河海大学硕士生导师,入选2020年度江苏省“双创博士”。20196月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农学博士学位(土壤学专业),同年7月进入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


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土壤退化与改良;(2)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发生机理;(3)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植被——土壤结构协同演化机制。在Geoderma、Soil & Tillage Research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土壤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收录11篇。目前担任土壤学国际权威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and Science的审稿人。


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项目1项

个人资料

  • 姓名: 余正洪
  • 性别:
  • 学位: 博士
  • 出生年月: 1987-08-07 00:00:00.0
  • 学历: 博士研究生
  •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京土壤研究所

教育经历

  • 2013年9月-2019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京土壤研究所,农学博士
  • 2010年9月-2013年6月,西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农学硕士
  • 2006年9月-2010年6月,西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农学学士

工作经历

  • 2019年7月-至今,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土壤退化与改良

(2)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发生机理

(3)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植被——土壤结构协同演化机制

科研项目

  • 1、典型可变电荷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内力作用机制,2019年1月-2020年12月, 项目主持人 ,河海大学,2019B07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5万元)
  • 2、基于纳米矿物快速构建新整治耕地肥沃耕层的技术创新研究,2020年7月-2023年6月,项目主持人,江苏省科技厅,BK2020050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万元)
  • 3、可变电荷土壤降雨侵蚀发生的内外力耦合驱动机制,2021年1月-2023年12月, 项目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42007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4万元)
  • 4、流域表层结构与径流响应关系,2019年11月-2022年10月, 项目核心骨干 ,科技部,2019QZKK020702,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专项课题(项目总经费320万元)
  • 5、介观尺度土粒表面电场对宏观尺度土壤抗剪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2022年1月-2023年12月, 项目主持人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12万元)

论文

  • 1、Importance of soil interparticle forces and organic matter for aggregate stability in a temperate soil and a subtropical soil,Geoderma,2020,Yu Zhenghong,Zheng Yanyun,Zhang Jiabao,Zhang Congzhi, Ma Donghao, Chen Lin, Cai Taiyi,362:14088
  • 2、Contributions of biotic and abiotic processes to the presence of an aggregate hierarchy in three different mineral soils in an experimental incubation study,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19,Yu Zhenghong,Chen Lin,Zhang Jiabao,Zheng Yanyun, Zhang Congzhi, Ma Donghao, Zhou Guixiang,19(6):2809-2822
  • 3、The coupling effect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particle interaction forces on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Soil & Tillage Research,2017,Yu Zhenghong,Zhang Jiabao,Zhang Congzhi,Xin Xiuli, Li Hang,174:251-260
  • 4、Specific ion effects on soil water movement,Soil & Tillage Research,2016,Yu Zhenghong,Liu Xinmin,Xu Chenyang,Xiong Hailin, Li Hang,161:63-70
  • 5、Influence of soil electric field on water movement in soil,Soil & Tillage Research,2016,Yu Zhenghong,Li Hang,Liu Xinmin,Xu Chenyang, Xiong Hailing,155:263-270
  • 6、The coupling effects of electric field and clay mineralogy on clay aggregate stability,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15,Xu Chenyang,Yu Zhenghong,Li Hang,15(5):1159-1168
  • 7、Effects of elevated CO2 and nitrogen addition on organic carbon and aggregates in soil planted with different rice cultivars,Plant and Soil,2018,Wu Qicong,Zhang Congzhi,Zhenghong Yu,Zhang Jiabao, Zhu Chunwu, Zhao Zhanhui, Xiong Jiananran, Chen Jinlin,432:245-258
  • 8、 Particles interaction forces and their effects on soil aggregates breakdown,Soil & Tillage Research,2015,Hu Feinan,Xu Chengyang,Li Hang,Li Song, Yu Zhenghong, Li Yue, He Xinhua,147:1-9
  • 9、红壤黄壤及紫色土表面电荷性质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余正洪,刘新敏,李航,38(3):62-66
  • 10、不同来源腐殖质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研究,土壤学报,2018,郑延云,张佳宝,谭钧,张丛志, 余正洪,56(3):386-397
  • 11、Specific ion effects on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rainfall splash erosion,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2022,Liu Jingfang, Hu Feinan, Xu Chenyang, Du Wei, Yu Zhenghong, Zhao Shiwei, Zheng Fenli,https://doi.org/10.1016/j.iswcr.2022.02.001

科技成果

开授课程

  • 1、水土保持工程专题,本科生,24
  • 2、土壤学与农作学,本科生,13,16
  • 3、土壤学与农作学实验,本科生,32,12
  • 4、土壤学与农作学实验,本科生,25,12
  • 5、土壤学与农作学实验,本科生,26,12
  • 6、土壤学与农作学实验,本科生,19,12
  • 7、土壤学与农作学实验,本科生,14,12
  • 8、自然地理学,本科生,20,16

教学成果

教学资源

社会职务

担任土壤学国际权威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审稿人


荣誉及奖励

  • 1、优秀研究生报告,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余正洪,2016年9月
  • 2、优秀报告奖,第二届全国土壤工程学术研讨会,余正洪,2019年9月

招生信息

1、欢迎对土壤退化与中低产土壤改良、土壤固碳减排机理与土地整治、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发生、土壤宏观物理过程与微观界面反应,以及青藏高原表层关键带结构协同演化等方向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报考硕士研究生


2、欢迎各年级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并有兴趣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及科技竞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