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葛新峰

职称: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部门: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教学部门:

办公地址: 勤学楼1507

通讯地址: 南京佛城西路8号河海大学江宁校区能源与电气学院(教师)

邮编: 211000

个人简介

葛新峰,副研究员,江苏盐城人,男,中共党员,博士,硕导,动力系党支部副书记。

从事流体机械内多相流、测试及诊断相关研究,主讲《泵与风机》、《流体机械原理》、《抽水蓄能技术》课程。Email:gexinfeng@hhu.edu.cn


人才培养:

讲授本科生课程《泵与风机》、《抽水蓄能技术》、《流体机械原理》等课程;带领学生开展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担任本科生班导师3届,2017届能动3班获得保研人数8人,其中1人保送清华;2021届能动3班获保研人数5人,其中1人保送清华;2022年担任里尔学院机械二班班导师。

获得河海大学优秀班导师1次;积极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并获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2014.10);指导本科生参加国家级、校级创训各1项;主持翻转课堂 1 项(2016.7);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62017.1)、首届河海大学优秀研究生团队(9/102020.11)。

本人从2015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26名,3名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名获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优秀成果奖,1名获得2021年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1名升学读博,指导研究生在国家及江苏省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参加竞赛。



科学研究:

针对流体机械内多相流数值模拟及测试诊断技术开展研究,围绕着流体机械(水轮机、水泵及污水处理设备)内部流动特性开展空化、泥沙磨损等多相流水力学特性研究,在国内外多个水电站机组稳定性及效率试验研究,目前重点围绕着局部缺陷冲击式水轮机多相流流动特性及磨蚀-空蚀耦合作用机理研究,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过程中的高水头冲击水轮机提供技术支持。

1.项目:主持20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52279083 局部缺陷冲击式水轮机多相流流动特性及磨蚀-空蚀耦合作用机理研究),五年内到款费用合计约300万元,其中单项超过80万以上科研项目1,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1项目,江苏省博士后基金 1 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 项;参与国家海洋能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

2.论文:一作发表论文25 篇,其中高质量 A 类论文7 (二区SCI期刊2篇,中文EI中国电机工程学报3篇,水利学报1篇,振动与冲击1B 类论文8 篇,C类文章10篇(其中英文会议5篇);二作兼通讯发表文章4(其中SCI文章2篇,EI文章1篇);2021年《水电与抽水蓄》期刊特约栏目主编1

3. 软著和专利:软件著作权3项;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0 项,国际PCT专利2项,专利转让5项(3发明+2实用新型)。

4.获奖:2022年度河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大渡河流域水电站机组过流部件抗磨蚀技术(一等奖,2/10)

5.标准:本人作为全国水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每年参家国内水轮机相关标准编写和修订稿的意见征求和审批过程的投票;完成行业标准标准修订1项,排名第4SL668-2014);正在参与国内标准《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机械振动》和《水轮发电机组动平衡试验规程》的修订工作;国际标准MT17IEC/TC4/WG41两个标准的国内工作组成员


国际合作与公共服务:

(1)与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刘超群教授保持联系,组织院内6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学习第三代涡识别方法

(2)担任 SCI期刊《Renewable energy》、《Energy》、《apply Energy》等杂志审稿人;

(3)国际标准MT17 水力机械振动测量与评定、IEC/TC4/WG41水电站黑启动技术规程两个标准的国内工作组成员;

(4)我国在国外水电站建设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坦桑尼亚Julius Nyerere水电站、乌干达Karuma水电站、土耳其DOGANCAY电站、泰国LTK抽水蓄能电站等。

实验室建设和现场试验服务4

(1)本科教学平台冲击式水轮机试验平台(勤学楼2104);

(2)旋转圆盘空化泥沙磨损试验平台(本部水电学院辅楼);

(3)搭建基于NI系统的水电机组现场稳定性及效率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在国内新安江电站、土耳其Dogancay水电站、大套泵站、秦淮新河泵站、新沟河泵站、常熟泵站开展现场试验研究;

(4)旋转喷射磨损试验装置,正在自费筹建中,为冲击式水轮机泥沙模型特性研究提供试验平台。


个人资料

  • 姓名: 葛新峰
  • 性别:
  • 学位: 博士
  • 出生年月: 1981-04
  •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毕业院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教育经历

  • 郑州大学
  • 河海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工作经历

  • 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