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黄其欢,教授、博导,时空基准与卫星大地测量研究所所长,河海大学欧美同学会理事。分别于长安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6年国家公派巴塞罗那访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各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承担中国科学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建、中国电科、国家电网、合肥高新区等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在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Remote Sensing, 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测绘学报》《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 一、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与应用 二、地基SAR/RAR变形监测与应用 三、城市关键部件智能感知与安全监测 热忱欢迎具有测绘、遥感、导航、地信、计算机、通信、控制、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相关背景的同学报考研究生! 欢迎在校本科生联合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个人资料
- 出生年月: 1978-09-16 00:00:00.0
-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毕业院校: 河海大学
教育经历
-
2004.03.01-2009.12.01,河海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
-
2000.09.01-2003.07.01,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硕士
-
1996.09.01-2000.06.01,长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
202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科研,教授
-
2012-202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副教授
-
2003-2012,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科研,讲师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一、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与应用 二、地基RAR/SAR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与应用 三、城市关键部件智能感知与安全监测 热忱欢迎具有测绘、遥感、导航、地信、计算机、通信、控制、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相关背景的同学报考研究生! 欢迎在校本科生联合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科研项目
-
1、大型桥梁雷达干涉三维变形测量与结构损伤识别研究,2023-2026,2023,黄其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地基InSAR高边坡三维变形提取方法研究,2013-2015,2013,黄其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大地测量(秘),2022-2022,2022,黄其欢,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
4、三峡下游江湖关系与防洪减灾,2022-2025,2022,黄其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
-
5、大型高速铁路桥梁星-地雷达变形监测与分析,2018-2019,2019,黄其欢,河海大学
-
6、明长城景观廊道环境要素监测与遗存成份分析,2018-2022,2018,黄其欢,中国科学院
-
7、大面积高填方造地监测技术及变形规律研究,2020-2022,2020,黄其欢,中国电建
-
8、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库岸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软件开发,2020-2022,2020,黄其欢,中国电建
-
9、拉哇水电工程库岸变形识别与监测,2020-2022,2020,黄其欢,中国电建
-
10、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洞室施工期变形智能监测技术与应用,2019-2022,2019,黄其欢,国家电网
-
11、合肥高新区生物医药园区一期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技术服务,2018-2019,2018,黄其欢,合肥高新区
论文
-
1、Ground-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fo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 case study at Geheyan Dam, China,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30-AUG-17
-
2、Displacement monitoring and modelling of a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using C-band Sentinel-1 data,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27-MAR-17
-
3、Geo-Hazard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Using SAR and Optical Images in a Snow-Covered Area: The Menyuan (China) Test Site,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18-SEP-17
-
4、基于InSAR的南京大胜关大桥纵向位移监测与分析,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1-MAY-17
-
5、Sentinel-1TOPS影像干涉处理与形变监测,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01-MAR-17
-
6、基于稳定点加权的GBSAR大气扰动校正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01-FEB-17
-
7、GBInSAR隔河岩大坝变形监测试验,水利水电科技进展,01-MAR-16
-
8、利用Sentinel-1A SAR影像监测尼泊尔“4·25”地震变形,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1-MAY-16
-
9、Ground-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fo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 case study at Geheyan Dam, China,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01-JAN-17
-
10、Displacement Monitoring and Health Evaluation of Two Bridges Using Sentinel-1 SAR Images,Remote Sensing,01-NOV-18
-
11、Displacement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of Qinghai-Tibet Railway in permafrost area using Sentinel-1A data,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01-JAN-19
-
12、Displacement monitoring of upper Atbara dam based on time series InSAR,SURVEY REVIEW,01-JAN-19
-
13、Ground-Based Radar Interferometry for Monitoring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Multitrack Steel Truss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REMOTE SENSING,01-JAN-20
科技成果
-
1、一种可量测可定向的地基雷达角反射器,2013-04-11,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明,3
-
2、一种地面微变形监测雷达角反射器,2013-04-11,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用新型,3
-
3、一种基于幅度信息的地基干涉雷达三维形变提取方法,2013-06-0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明,3
-
4、基于InSAR与GPS数据融合的地表三维形变检测方法,2010-02-0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明,3
-
5、一种提高GPS与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收敛速度的方法,2015-01-2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明,3
-
6、一种基于稳定像元加权的地基SAR大气延迟改正方法,2015-01-19,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明,3
-
7、一种可量测可定向的地基雷达角反射器,2014/08/1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明专利,3
-
8、一种地面微变形监测雷达角反射器,2013/09/04,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用新型,3
开授课程
-
1、控制测量学,本科生,106,48
-
2、测量学实习,本科生,74,0
-
3、控制测量实习,本科生,30,0
-
4、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本科生,86,32
-
5、系统分析与建模,研究生,12,32
-
6、测量学(含GPS),本科生,77,48
教学成果
教学工作 主讲4门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1门硕士生课程、参与博士课程讲课 建成《控制测量学》一流在线课程,唯一主讲 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获2020年河海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获河海大学讲课竞赛三等奖(普通组) 指导毕业设计2-4人/年
教学业绩 独立指导合格硕士研究生28人(其中全程指导1名留学生/ Nishyirimbere Angelique ) 指导本科生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测绘科技创新论文竞赛” 三等奖(康丽文) 指导本科生获“江苏省高校测绘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陈尧文) 指导研究生2人次获“2019江苏省高校测绘类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一等奖(王一安,王青青) 指导研究生1人次获“2020年河海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王一安) 指导研究生1人次获中国大坝安全委员会2018年优秀论文三等奖(王青青) 指导研究生1人次 获河海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培育计划” 资助(在读,岳佳伟)




社会职务
河海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 理事 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水利学院 会员 河海大学“党风廉政监督员” 审稿专家: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ment》 《Remote Sensing》 《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 《Geomatics, Natural hazards and Risk》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遥感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荣誉及奖励
-
1、2022年度测绘科学技术奖,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省、部级,二等奖
-
2、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国家级,特等奖
-
3、河海大学第二十六届教师讲课竞赛(普通组),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校级,三等奖
-
4、面向智慧水利发展需求的测绘遥感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校级,特等奖
-
5、首届全国高校《GPS导航定位技术及应用》课程讲课竞赛,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国家级,二等奖
-
6、《控制测量学》整体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校级,二等奖
-
7、国际合作先进个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其欢,2022.12,校级,
-
8、2022年度测绘科学技术奖_二等奖(省、部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其欢,2022.08.23,二等奖,省部级
招生信息
主要研究方向: 一、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与应用 二、地基RAR/SAR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与应用 三、城市关键部件智能感知与安全监测
热忱欢迎具有测绘、遥感、导航、地信、计算机、通信、控制、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相关背景的同学报考研究生!欢迎在校本科生联合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最新动态:

历届研究生概况: 2024级:陈尧文(博士),赵延腾,王雨露,黄盼英、郑晓箐,杨昕荃,孙光明 2023级:沈园凯
2022级:栗豪 2021级:张瀚文、何子琪、岳佳伟 2020级:陈志欣(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高建东(江苏省测绘工程院)、匡力(上海城市设计研究总院)、刘艺(选调生 安徽)、王明璇(中国人民银行)、杨龙雨(在职,雨润集团 南京) 2019级:樊小俊(南京测绘股份)、胡迎香(上海海图中心)、马状(中科星图 合肥)、王德柱(航天宏图 南京)、袁湖涛(湖北)、周成(中国石化 南通) 2018级:刘闹(科大智能机器人 南京)、王雪瑞(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2017级:王青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郭剑(江西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南昌) 2016级:王一安(武汉大学/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 博士)、葛陈豪(上海城市设计研究总院)、NISHYIRIMBERE Angelique(留学生,University of Rwanda 教师) 2015级:徐帆(广东天信检测公司) 2014级:周伟(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夏磊凯(南京测绘股份)、夏晨翔(无锡联通)、徐晶鑫(中铁上海设计院)、江剑锋(浙江水利河口研究院)、希尔艾力(新疆农业大学,教师) 2013级:付五洲(长江水文局 上海)、张力文(宁波轨道交通) 2012级:周永领(福州市勘测院) 2011级:边启明(联合指导,国家海洋局 北海) 2009级:张理想(联合指导,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研究生荣誉(部分):
2021级 岳佳伟 获河海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培育计划” 资助(同级唯一资助) 2017级 王青青 获得“中国大坝安全委员会2018年优秀论文”三等奖(国家级),“2019江苏省高校测绘类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一等奖(省部级) 2016级 王一安 获得“2020年河海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校级), “2019江苏省高校测绘类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一等奖(省部级),国家级奖学金(国家级)
本科生荣誉(部分): (1)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获“2008年江苏省高校测绘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学生姓名:班保松,2018年 (2)指导本科生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测绘科技创论文竞赛”三等奖,康丽文,2014年 (3)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获“江苏省高校测绘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学生姓名:陈尧文, 2021年 团队科研与友谊: 
2022年6月 毕业留影

2018年11月 邀请Oriol Monserrat & Guido Luzi 访问河海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