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
1996.9-2000.6,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工学学士
-
2000.9-2006.1,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学博士(硕博连读)
-
2012.1-2013.3,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访问学者
-
2020.9-2021.9,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城市大数据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
2006.1-2009.1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讲师
-
2010.1-2013.4,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讲师
-
2013.5-2019.12,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副教授
-
2020.1-2022.5,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副教授
-
2010.1-2017.2,河海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
2017.3-至今,河海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
2019.1-至今,河海大学,地理空间智能与流域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
2022.6-至今,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
-
2022.10-至今,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GIS空间分析、空间建模、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流域、资源环境遥感、地理学思想史
科研项目
-
1、小流域暴雨洪水及灾害风险关键因子辨识量化,2020.1-2022.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76万),河海大学(张晓祥 主持),2019YFC1510601,国家科技部
-
2、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检验率定复核项目,2017-2018,江西省水利厅招标课题(118万),河海大学(张晓祥 主持),编号20178010816,江西省水利厅
-
3、典型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山洪预警指标确定方法研究与示范,2016-2017,国家山洪办招标课题(138万),河海大学(张晓祥 项目法人),编号20165015522,2016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中央本级)
-
4、 不同区域山洪灾害特点分析、不同地貌地区小流域洪水模拟及洪水规律成因分析、暴雨临界雨量分析,2015-2016,江西省水利厅招标课题(258万),河海大学(张晓祥 项目法人),编号0158066326,江西省水利厅
-
5、连续型地理物理过程模型与GIS 的集成,2013.1-2015.12,河海大学(张晓祥 主持),编号412013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基于空间优化的连续型多设施选址方法研究,2013.1-2015.12,河海大学(张晓祥 参与),编号41201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7、分布式新安江模型研究,2011.1-201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海大学(张晓祥 参与),编号410306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8、长江口海域水动力过程与生态系统演变机制,2010.1-2014.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河海大学(张晓祥 参与),编号2010CB429001,国家科技部
-
9、流域管理模型与GIS双对象共享结构集成平台,2008-2011,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领域项目,河海大学(张晓祥 参与),编号2008AA12Z202,国家科技部
-
10、遥感以及其它空间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2008-2012,国家科技部-欧空局合作计划(龙计划),河海大学(张晓祥 参与),编号Dragon ID2581,国家科技部
-
11、江苏省海岸带与海岛调查,2006-2009,江苏海洋908项目(第四专题),河海大学(张晓祥参与),国家海洋908专项
论文
-
1、Yao J., Zhang X. (张晓祥), Luo W., Liu C., Ren L. (2022) Applications of Stacking/Blending Ensemble Learning Approaches for Evaluating Flash Flood Suscepti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112: 102932. (SCI, 通讯作者)
-
2、Zhang R., Chen Y., Zhang X. (张晓祥), Ma Q., Ren L. (2022). Mapping Homogeneous Regions for Flash Flood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 Case Study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108: 102717. (SCI)
-
3、乐阳, 刘瑜, 陈云松, 贺力, 陈晨, 李文雯, 秦昆, 贾涛, 许刚 , 王法辉, 王静远, 谢幸, 徐丰力, 徐阳, 苏世亮, 桂志鹏, 游兰, 张明达, 张丰, 张晓祥, 赵博, 赵耀龙, 周钰伦, 黄波, 曹凯.(2022) 空间和地理计算与计算社会学的融合路径.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47(1): 1-18. (特邀论文)
-
4、Zhang X. (张晓祥), Yao J., Sila-Nowicka K., Song C. (2021)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ies in Jiangsu, China: A Spatial Point Pattern Analysis Using Micro-Geographic Data.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66(2): 439-461. (SCI)
-
5、Xue M. Zhang X. (张晓祥), Sun X., Sun T., Yang Y. (2021). Expansion and Evolution of a Typical Resource-Based Mining City in Transition Using the Google Earth Engine: A Case Study of Datong, China. Remote Sensing 13(20): 4045. (SCI, 通讯作者)
-
6、Zhang X. (张晓祥), Yao J., Wang J., Sila-Nowicka K. (2020). Changes of Forestland in China's Coastal Areas (1996-2015): Regional Variations and Driving Forces. Land Use Policy 99: 105018. (SCI)
-
7、秦昆, 林珲, 胡迪, 许刚, 张晓祥, 卢宾宾,叶信岳. (2020)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综述.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2(5): 912-28. (特邀论文)
-
8、Zhang, X. (张晓祥), Yao, J. , Sila-Nowicka, K. and Jin, Y. (2020) Urban fire dynamic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urban growth: evidence from Nanjing.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9(4), 218. (SCI)
-
9、Yao, J. , Murray, A. T., Wang, J. and Zhang, X. (张晓祥) (2019)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urban land use plans through spatial optimization. Transactions in GIS, 23, pp. 705-725. (SCI, 通讯作者)
-
10、Yao, J., Zhang, X. (张晓祥) and Murray, A. T. (2019) Location optimization of urban fire stations: access and service coverage.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73, pp. 184-190. (SCI, 通讯作者)
-
11、Yao, J. , Zhang, X. (张晓祥) and Murray, A. T. (2018) Spatial optimization for land use allocation: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ility concern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41(6), pp. 579-600. (SCI)
-
12、Zhang, X. (张晓祥), Yao, J. and Sila-Nowicka, K. (2018) Exploring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urban fires: A case of Nanjing, China.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7(1), 7. (SCI)
-
13、Liu, C., Zhang, Z., Zhang, X., Ren H., Liu B. , Bao Z.,Zhang X. (张晓祥) (2019), Coastal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idal flat ecosystem conservation along the coast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Coastal Conservation. 23(4), 857–867(SCI)
-
14、X. Yang,Q. Liu,Y. He,X. Luo,X. Zhang(张晓祥)*,Comparison of daily and sub-daily SWAT models for daily streamflow simulation in the Upper Huai River Basin of China.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2016, (30):959–972.(SCI, 通讯作者)
-
15、Y. Li,X. Zhang(张晓祥) ,X.Zhao,S. Ma,H. Cao,J. Cao,Assessing spatial vulnerability from rapid urbanization to inform coastal urban regional planning,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016(123): 53-65. (SCI, 通讯作者)
-
16、喻露露,张晓祥,李杨帆,赵杏杏,马生全,Huhua Cao,曹均阔.海口市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时空变异[J].生态学报,2016,36( 8) : 2431-2441.
-
17、张晓祥,王伟玮,严长清,晏王波, 戴煜暄,徐盼,朱晨曦, 南宋以来江苏海岸带历史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 34(3): 344-351.
-
18、张晓祥. 大数据时代的空间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 39(6): 655-659.
-
19、张晓祥,唐彦君,严长清,徐盼, 朱晨曦, 戴煜暄. 近30年来江苏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 海洋科学. 2014, 38(9): 90-95.
-
20、张晓祥,严长清,徐盼,戴煜暄,晏王波,丁贤荣,朱晨曦,梅丹丹. 近代以来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历史演变研究[J]. 地理学报. 2013(11): 1549-1558.
开授课程
-
1、地球科学导论,本科生,2022-,负责通论课地理信息系统部分的教学,6学时(本科一年级,覆盖地质、测绘、遥感、地信、资源5个专业,约300名学生)
-
2、3S集成与应用,本科生,2022-,32学时(本科四年级)
-
3、数字流域,本科生,2020-,24学时(本科四年级)
-
4、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本科生,2007-,2周(本科三年级,连续15年授课)
-
5、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生,2007-,32学时(连续15年授课)
教学成果
【1】基于“GIS+X”理念的水利地理信息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中国GIS协会教育与科普委员会、教育部地理学科教指委,第二届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排名1/10)
【2】葛星,马晓辉,曹宣宣,李柳华(2012级本科生),大数据支持下的南京城市消防空间分析与建模(作品编号:B619),2015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地理设计组,一等奖;易智瑞(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测绘学会,优秀指导老师奖:张晓祥、姚静。
【3】翁慧娴,王雨晨,周超,冯振冬(2015级、2016级本科生),基于GIS的城市排水管网内涝预警分析与建模(作品编号:B464),2018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地理设计组,优胜奖;易智瑞(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测绘学会,优秀指导老师奖:张晓祥、王燕。
教学资源
译著1部: 【1】Michael Zeiler著,张晓祥、张峰、姚静,等译. 为我们的世界建模——ESRI空间数据库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00页。
教材1部: 【2】康玲、张晓祥主编,熊立华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10月,170页。
参编5部: 【3】《江苏省近海海洋环境资源基本现状》,张长宽主编,海洋出版社,2013.(参编) 【4】《江苏省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图集》,海洋出版社,2013.(参编) 【5】《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总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参编) 【6】《江苏入海河道河口治专题研究报告》(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水利卷“江苏沿海地区水利工程布局研究”专题七),张长宽等编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参编) 【7】《地理信息科学导论》,张友静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参编)
社会职务
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副理事长(2016- ) 江苏省海洋学会常务理事(2019- ) 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秘书长(2022- )、理事(2017- ) 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智慧城市专委会委员(2023- )
中国GIS协会水利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3- ) 中国水利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21- )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智慧水利分会副秘书长(2022- )
中国GIS协会理论与方法专委会委员(2018- )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委会委员(2018-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2018-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专委会委员(2019- )
张晓祥教授积极参加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先后14次作为主要负责人承办了河海大学、江苏省、全国以及国际等各级会议,具体如下:
1)江苏省遥感与GIS学会2007学术年会,河海大学,南京,2007.11.16-11.17 2)全国第三届“数字流域”学术研讨会,河海大学,南京,2009.10.31-11.01 3)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DAR and RADAR Mapping: The Technique & Application (LIDAR&RARAR2011国际会议),河海大学,南京,2011.05.26-05.29 4)“大数据时代的水利GIS和遥感”学术研讨会暨河海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办十五周年纪念会,河海大学,南京,2015.10.26 5)水利遥感与GIS高端论坛,中国水利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河海大学,南京,2016.11.12-11.13 6)第八届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国际论坛,河海大学,南京,2017.6.23 7)2017空间统计与分析高级研讨班(A空间分析与计算高级研究班),河海大学,南京,2017.6.21-6.22 8)2017空间统计与分析高级研讨班(B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提高班),河海大学,南京2017.6.24-6.25 9)行业特色型高校地理学发展研讨会暨河海大学地理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河海大学,南京,2018.01.28 10)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2018 年联合年会,河海大学,南京,2018.12.08-12.09 11)第八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GIS教学研修班暨河海大学第三期教学工作坊,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河海大学,南京,2019.07.02-07.07 12)201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测绘科学与技术)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河海大学,南京,2019.10.25-10.27 13)河海大学地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咨询会,河海大学,南京,2020.08.01 14)2022年中国水文地理学术年会,河海大学,南京,2022.09.22-09.24
荣誉及奖励
-
1、集成“数据-模型-计算”的动态GIS关键技术及其水利应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2022地理信息(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排名1/15)
-
2、基于“GIS X”理念的水利地理信息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中国GIS协会教育与科普委员会、教育部地理学科教指委,第二届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排名1/10)
-
3、基于空天地一体化技术的山洪调查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水力发电(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019,排名3/7)
-
4、江苏省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历史演变、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研究,国土资源(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排名5/10)
-
5、河海大学百年校庆先进个人 ,河海大学,2015
-
6、江苏省青年地理科技奖,江苏省地理学会,2014
招生信息
本人可在如下多个专业招收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欢迎水文学、水资源、水信息以及地理学相关领域的同学申请,特别鼓励对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流域等交叉方向感兴趣的同学申请。
1)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后: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0705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3)专业硕士学位:0859土木水利(智慧水利方向)
联系方式(请发EMAIL提供个人CV):
张晓祥, 博士、教授、博导 河海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所长 河海大学地理空间智能与流域科学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教授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210098 移动电话(微信同号):13062542195 Email: xiaoxiang@hhu.edu.cn Homepage:https://jszy.hhu.edu.cn/zxx103/ Weibo: @XGIS (河海大学XGIS研究组)
|